不銹鋼行業發展分析
文章來源:宏鑫不銹鋼 作者:宏鑫不銹鋼 發布時間:2017-10-23 10:35:19 瀏覽次數:0
濟南不銹鋼制品廠家介紹不銹鋼制品,我國是世界大的不銹鋼生產和消費國,“十二五”期間,我國不銹鋼產品品種的多樣性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大幅提高,有效支撐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建筑業和日用五金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消費升級。但受我國不銹鋼主要下游用鋼行業增速放緩和不銹鋼產能不斷擴大的影響,不銹鋼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日益突出。
工藝和產品創新步伐加快
(1)工藝流程創新
青山集團率先成功采用“RKEF+不銹鋼冶煉+連鑄”一體化流程,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實現了不銹鋼的低成本制造。目前,采用此流程的不銹鋼企業產能已占全國不銹鋼總產能的36%。與傳統不銹鋼工藝流程相比,將鎳鐵水直接送至煉鋼車間,熱量的節約和效能的提升可使煉鋼成本節約20%以上,冶煉成本優勢明顯,對采用傳統工藝生產300系不銹鋼的企業形成市場沖擊。
(2)新產品研發
以寶鋼、太鋼為首的國有大型不銹鋼生產企業,加大力度開發強度與耐蝕性、強度與加工性等兼備多種性能的鋼種,以節能、節約資源為目標的鋼種及特殊用途的鋼種,等等。這實現了對部分產品的進口替代,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2015年,寶鋼成功開發高鉻高鉬超級鐵素體不銹鋼B446,成為國內首家能生產超級鐵素體不銹鋼的廠家。太鋼相繼批量開發成功CAP1400、華龍一號等第三代核電技術用系列不銹鋼材料,成為國內核級不銹鋼材料的主要供應商和具有堆內構件用核級不銹鋼板供貨能力的鋼鐵企業。
鎳礦資源掌控能力顯著增強
在我國不銹鋼產量快速上升對原料需求的增加以及紅土鎳冶煉技術進步等因素推動下,我國對紅土鎳礦資源的需求增長迅速,2015年,我國進口鎳礦3 517萬噸。但由于我國紅土鎳礦資源匱乏,紅土鎳礦資源基本依賴進口,因此,我國中冶、中鋼、中國有色、青山、罕王等近10家企業先后進入緬甸、菲律賓、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以收購探礦權和采礦權為途徑投資鎳礦項目,鎳礦資源掌控能力顯著增強。
濟南不銹鋼制品質量取得了巨大進步,基本滿足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但用于一些特定行業的高端不銹鋼材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如用于環保設備、國防裝備、新能源、海工、航空航天等特殊領域的高性能不銹鋼,由于對不銹鋼板型、表面質量、使用性能等要求高,目前仍需進口。
相關文章:濟南不銹鋼制品